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學入學 上海幼兒園入園 杭州小升初/中考 杭州小學入學 北京小升初 北京小學入學 北京幼兒園入園 成都小升初專題
成都幼兒園入園 廣州小升初 廣州小學入學上海小學排名 北京小學排名廣州小學排名 重慶小升初 深圳小升初 2017杭州小升初
高考剛剛結束,大家都知道,之所以高考如此重要,是因為大家都想去一所好的大學讀書,但到底讀大學的目的何在?這里有兩種說法,甲派說是讀大學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,建立更遠大的理想;乙派說要實際點,理想就是為了將來找份好工,這也就是讀大學的目地。
有著名學校的校長鼓勵大家要當甲派,他說讀書必須從興趣出發,不要把目的完全放在就業上,社會行業多變,產業需求難測,大學應該是讓同學對人生意義進行思考,確立個人的理想之地。四年的校園生活,應該感受到那里有一種對學問的虔敬,對天下事的關心。從那里學懂關懷的問題,變成了一生的思考;一些在那里交上的朋友,變成了一輩子的朋友。
有近代哲學家曾經說過,在后現代社會的今天,傳統意義上講知識能使人獲得意義、真理、解放的宏觀敘述,已經破產。新科技改變了研究和學習的定義,今天的知識并不內藏于有學問的人,而是可以獨立生產、包裝、銷售,甚至是跨國界交易的商品。大學生產的知識有沒有價值,只看它能否促進工作效率,教育的目的就是替產業提供合適數量的人手,從前那種因為熱愛知識求學問者已無立足之地,談修養和理想更是多余。
我曾在大學工作多年,目睹的變化跟上述說法相去不遠。大學商業化、知識商品化之路在大學其實早已鋪開。今天的大學生要當甲派已不可能,最多只能當乙派。果真如此,把大學頭上的光環取掉,應該是時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