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小升初 上海小學入學 上海幼兒園入園 杭州小升初/中考 杭州小學入學 北京小升初 北京小學入學 北京幼兒園入園 成都小升初專題
成都幼兒園入園 廣州小升初 廣州小學入學上海小學排名 北京小學排名廣州小學排名 重慶小升初 深圳小升初 2017杭州小升初
教改開始后,新的實驗學校如雨后春筍一間間成立,我們這里方圓500公尺,就有四間實驗中小學,形成實驗學校比超市還要多的榮景。
但有人考慮過實驗教育實驗學校實驗什么呢?
首先,原有的實驗學校有發揮功能嗎?社區現有(教育)實驗小學九所,早期都負重要的課程,教學實驗之責,卓有成效,但今天呢?
其次設立實驗學校的目的何在?是因為招生困難,換個實驗學校的名稱,讓家長有期待,以救亡圖存?還是?
最重要的是實驗什么,據聞大部分是文化、環境、生態課程、混齡教學....等。
這些實驗在一般學校不能作嗎?學校不是有很大的彈性設計特色課程?混齡教學只是一種課程教學型態,學校就可自行調整,真有需要為此設立一所學校?
我不反對實驗教育,而且肯定實驗教育的重要,但希望
實驗合理性明確
實驗學校定位清晰
實驗內容宜有前瞻,多作常年未解的教育問題的實驗,如中小學如何取消中學部小學部的劃分?如何調整上課分鐘數,教師資格如何一致?十二年一貫學校的可能性?這種學校如何實施混齡學習?(含幼兒園).....
加強實驗中的研究,實驗不是目的,依研究結果解決問題才有意義。
要慎重考慮實驗倫理,實驗不一定成功,也允許失敗,因此要顧及對被實驗者的影響,尤其被實驗者是學生(人),不是白老鼠。
不宜輕率更改校名,否則實驗期程結束,因故無法繼續實驗或實驗熱潮消退時,一堆不再作實驗的實驗學校如何處理?廣設大學當時是德政,今天呢?歷史殷鑒不遠......。
推動實驗教育不能只有熱情,必須要慎重處理。